1. Wang, H. , Hung, L. (2025). Exploring source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difficulties among adolescents in Taiwan: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with a focus on content-area reading. Annual of Dyslexia, 75: 149-177.
  2. 歐思賢、洪儷瑜(2024)。共舞泥淖—中學輔特教師合作支持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之正向經驗探究。中等教育季刊,75(4),12-32。
  3. 洪儷瑜、曹祐榮(2024):從聯合國人權公約在臺灣談新修定特殊教育法推動融合教育的展望--兼談紀念特殊教育法立法四十週年與回顧。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會年刊,融合教育 有效參與,1-38。
  4. 洪儷瑜(2024):融合教育—普特合作落實全民教育基本人權。中等教育季刊,75(4),6-11。
  5. Lo, L., Hung, L. & Tsai, S. (2024). Prevent-teach-reinforce for family of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young children with challenging behaviour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ur Support, 14(2), 4-16.
  6. 何佩容、洪儷瑜、曹祐榮(2023):從2018TALIS初探融合教育師資特徵、職前準備與專業發展的國際比較。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特殊教育學生自我倡議與終身學習,13-38
  7. 吳怡萱、呂俐婷、洪儷瑜(2023):從美澳香港等區之學校心理學趨勢談我國學校心理學之服務應用、角色與發展。當代教育研究,31(3), 33-71。
  8. 林靜如、洪儷瑜(2023):美國身心障礙學生中學後教育之教育參與模式與品質保證制度探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特殊教育學生自我倡議與終身學習,81-101
  9. 王宣惠、洪儷瑜(2023):提升一般與閱讀困難學生的學科學習:證據本位教學在普通課室之實踐。師資培育與教育專業發展期刊,16(2), 59-93。
  10. 李佩臻、洪儷瑜(2022):偏鄉國小國語補救教學實施跨年級教學之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5(1),35-66。
  11. 胡倫茹、洪儷瑜、陳心怡(2022):班級層級功能本位介入小組方案改善 國小融合班學生課堂參與行為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7(1),29-60
  12. 王晴瓏、洪儷瑜(2021):由身障學生的自我表達談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的服務思維。身心障礙研究,19(1-2),11-24。
  13. Chen, H., Meng, L., Yu. Y., Chen, C., Hung, L., Lin, S., & Chi., H. (2021). Developmental trait of impulse control behavior in school children under controlled attention, motor function and perception. Children, 8(10), 922; https://doi.org/10.3390/children8100922
  14. 洪儷瑜、袁銀娟(2020):師資培育的創新 —MOOCs 補救教學 師資培育課程之初探。當代教育季刊,28(2), 65-106。
  15. 林家楠、洪儷瑜(2020):聽覺障礙中學生運用平板學習地理閱讀之行動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5(3), 87-116
  16. 曾瓊禎、洪儷瑜(2020):學習障礙大學生韌性發展歷程探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5(2), 61-88。
  17. Hung, L. (2019).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Japanese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8(4), 504-509.
  18. 洪儷瑜、連文宏(2019):國小學童計算能力之測量、發展軌跡與預測路徑。測驗學刊,測驗學刊,66(1),87-118
  19. 王宣惠、洪儷瑜(2019):我們真的認識學習障礙嗎?--臺灣數學學習障礙20年研究回顧與問題探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4(1),59-90。
  20. 洪儷瑜、陳佩玉(2018)。從兩個三角形談臺灣推動正向行為支持的發展。載於2017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特殊教育半世紀來的回顧與前瞻,121-139。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21. 連文宏、洪儷瑜(2018):國小數學學習困難學童之心理數線表徵發展及其數線估計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3(1), 29-51。
  22. 洪儷瑜(2018)。如何讓實證本位教育的推動更有系統的認識與預測—談執行科學在教育研究的意義。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9(4), 122-124。
  23. 陳秀芬、洪儷瑜(2017):運用教學反應結果作為國中閱讀障礙學生鑑定研判標準之試探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2,1,1-26。
  24. 袁銀娟、洪儷瑜、王宣惠(2017):臺灣情緒行為障礙盛行率與各縣市間差異的縱貫比較研究。教育變革—特殊教育品質的提升,2018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61~291。
  25. 連文宏、洪儷瑜(2017): 數學學障與數學合併閱讀障礙國中生計算能力表現之特徵及其差異分析。 臺灣數學教育期刊,4(1),35-62
  26. 曾瓊禛, and 洪儷瑜. "校本補救教學篩選決策歷程探討: 以某一所國中國文科為例." 中等教育 67.3 (2016): 5-25.
  27. 陳心語, et al. "國小二及四年級孩童的肢體動作運用發展: 以及物假裝手勢為例." 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34.1 (2016): 90-117.
  28. 洪儷瑜(2016):補救教學的面面觀:以實證的精神探討可行的面面觀。中等教育,67(3),1-4。
  29. Hung, L. (2016). The implementation of PBS in Taiwan. APBS Newsletter, 14(1), 3-4.
  30. Chen, H., Hung, L., Chen, Y., Zhu, J., & Keith, T. (2015). Validation of Taiwan WISC-IV by using four-five factors interpretation. Bulletin of Special Education, 40(2), 91-110
  31. 洪儷瑜、曾瓊禎、孫瑜成、李思慧、陳秀芬(2016):國中語文精進教材處遇精準度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1,1-13
  32. 曾瓊禛, and 洪儷瑜. "學習障礙學生社會情緒適應困難內涵初探." 特殊教育季刊 137 (2015): 9-19.
  33. 洪儷瑜, et al. "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守則與專業倫理之草案調查研究."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 (2015): 205-221.
  34. 翁素珍、王麗穎、洪儷瑜、蔡娟姿(2014)。台北市高中職情緒行為障礙鑑定之校內運作模式。特殊教育季刊,129,1-10
  35. 洪儷瑜(2014)。邁向融合教育之路—回顧特殊教育法立法三十周年。載於特殊教育學會年刊,融合教育的回顧與展望,21-29。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
  36. 洪儷瑜(2014)。教室內差異化教學的策略。教師天地,190,45-50
  37. The proposed changes for DSM-5 for SLD and ADH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ustralia, Germany, Greece, India, Israel, Italy, Spain, Taiwan,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1. Hung, L. Y. (2023, Nov. 29).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and the legisla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Taiwan. . Country report in the 26th conference of Asian Federation o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Macau, China. November 27-Dec. 1
  2. Chen, P. Y. & Hung. L. Y. (2023, Nov.11) The development of PBIS since 2017. Presented in the Panel of 4th Asian 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Osaka, Japan. November 11-12.
  3. 洪儷瑜(2023, 10月30日):融合教育如何切入各師資類科的師資培育課程。引言於112年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
  4. 洪儷瑜(2023, 10月14日):特殊教育師資的挑戰與機會。受邀引言於2023年師資培育國際研討會論壇。屏東大學,10月14-15。
  5. Hung, L. & Kao, C. (2023, July 8). The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Program for Children At-Risk of Selective Mutism. Oral presentation in 44th International School Psychology Association, Bologna, Italy.
  6. Wang, H., Hung, L., Chen, Y., Wu, S., & Chen, Y. (2023). Emotional literacy,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emotional labor of teachers in Taiwan. Oral presentation in 44th International School Psychology Association, Bologna, Italy.
  7. Wang, H. H.,& Hung, L.Y. (2023, Feb). Exploring source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difficulties among adolescents in Taiwan: Results of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Paper presenting in the ARWA 7th Annual conference, 23-24 Feb. 2023, online from Hong Kong.
  8. 洪儷瑜(2022):學校心理學談臺灣學生輔導工作。專題演講於11月4日學校心理學國際研討會。臺北市立大學。
  9. Wang, H. & Hung, L. (2022, Feb. 2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predictor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tent area reading: treatment adherence, instructional quality and baseline reading performance. Oral presentation in 2022 ARWA annual conference, Hong Kong, online.
  10. Hung, L. (2021, Dec. 5).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aiwan. Invited speech in the 2021 annual conference of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Online conference.
  11. Hung, L (2021, Sept. 18). The development pathway of PBS in Taiwan. Panel presentation in the 3rd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Taipei,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2. Hung, L. (2021, May 9.). Teacher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dyslexia in Taiwan, Panel presentation in Asia-Pacific Forum of Dyslexia, Japan, Online.
  13. Hung, L. (2021, May 9.).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dyslexia in Taiwan, Panel presentation in Asia-Pacific Forum of Dyslexia, Japan, Online.
  14. Hung, L. & Lol.,L.. (2021, March 18). Prevent-Teach-Reinforce for Families (PTR-F) with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Young Children with Behavior Problems in Taiwan. Oral presentation in the 18th Association of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nnual conference. Online,
  15. Newton, Y., Hung, L., & Chen, M. (2021, March 5). The puzzle of role of fluency in simple view of reading. Oral presentation in the 5th ARWA annual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6. 140. Hung, L., Wang, H. Chang, R. (Sept., 2020). The Predictive Relationship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Poster presented in 2020 ARWA Annual Conference, online conference in Beijin, China.
  17. Hung, L., & Chan, H. (2017). What does the measurement measure: the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Poster presented in the Association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in Asia Annual Conference 2017, Feb 24-25, Hong Kong: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8. 117. Chen, H., Hung, L., & Chang, L. (2017).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one primary school. Oral presentation in the Association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in Asia Annual Conference 2017, Feb 24-25, Hong Kong: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 Wang, H., Hsieh, P., Ke, H., Yuan, J. & Hung, L. (2017). Urbanization, reading strategie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middle schools students in Taiwan. Poster presented in the Association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in Asia Annual Conference 2017, Feb 24-25, Hong Kong: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 儷瑜、袁銀娟、李雅竹(2016):補救教學師資培訓的創新 ——MOOCs補救教學師資培育課程之初探。口頭發表於弱勢者教育國際研討會,10月15日,台灣師大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辦,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21. 洪儷瑜、梁雲霞、林素貞、張倫睿、李佩臻(2016):台灣小校實施跨年級教學模式之探討。口頭發表於弱勢者教育國際研討會,10月14日,台灣師大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辦,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22. 洪儷瑜,台灣融合教育的發展,邀請專題演講
  23. 洪儷瑜,讀寫困難補救工作坊。邀請工作坊。澳門大學主辦2014特殊教育論壇
  24. Lien, W-H., Chen, H., Hung, L-Y, & Chen, S-L (2014). The early intervention of subitizing for primary students with arithmetic difficulties. Poster presented in the 38th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Vilnius, Lithuania, July 4.
  25. Hung, L-Y., Lien, W-H., Chen, S-L., & Chen, H. (2014). The early arithmetic intervention of primary students with arithmetic difficulties. Poster presented in the 3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Vilnius, Lithuania, July 4.
  26. 94. Hung, L. (2014)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types of Chinese Reading Disabilities in Taiwan. Oral presentation in the 2014 East Asia Joint symposium on reading and spelling, Tokyo, Janpan, Feb. 22
  27. 94. Hung, L.Y., Lian, W.H., &Chang, L.J. (2013). Subtizing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Presented in the 21st Conference of Asian Federation o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New Deli, India, 7-11 October.
  28. 95. Hung, L.Y. & Shen, P.C. (2013). Reading corner: Leisure reading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Presented in the 21st Conference of Asian Federation o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New Deli, India, 7-11 October.

名稱 開始日期 結束日期 委託單位 編號 參與身份別
虛擬實境特教教師職前訓練課程(VR4SE)-干擾行為篇之訓練成效研究 2018/08/01 2020/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MOST 107-2511-H-003 -001 -MY2 主持人
科技縮短閱讀困難讀者與文本距離之試探研究-科技縮短閱讀困難讀者 與文本距離之試探研究暨學習障礙中學生在學科閱讀之探討與介入: 來自智慧閱讀與 眼動的證據 2017/08/01 2018/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MOST 105-2410-H-003 -072 -MY2 主持人
科技縮短閱讀困難讀者與文本距離之試探研究-科技縮短閱讀困難讀者 與文本距離之試探研究暨學習障礙中學生在學科閱讀之探討與介入: 來自智慧閱讀與 眼動的證據 2016/08/01 2017/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MOST 105-2410-H-003 -072 -MY2 主持人
多文本閱讀策略教學在國中社會科運用之模式探討(II) 2014/01/01 2015/02/02 國科會 NSC 103-2420-H-003 -015 主持人
整合數字感與數學事實之教學介入對國小數學困難學童計算能力發展之研究 2013/08/01 2014/07/31 國科會 NSC 101-2511-S-003 -023 -MY2 主持人
透過閱讀學習--多文本閱讀策略教學在國中社會科運用之模式探討 2013/01/01 2013/12/31 國科會 NSC 102-2420-H-003 -008 - 主持人
整合數字感與數學事實之教學介入對國小數學困難學童計算能力發展之研究 2012/08/01 2013/07/31 國科會 NSC 101-2511-S-003 -023 -MY2 主持人
閱讀研究議題六:介入反應的評估之建立和運用:4-6年級學生識字和理解能力之指標與發展曲線 2012/01/01 2012/12/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100-2420-H-003-003-MY2 總主持人
台灣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 2011(4/4) 2011/08/01 2012/12/31 國科會 100-MOE -S-008 -001 協同/共同主持人
閱讀研究議題六:介入反應的評估之建立和運用:4-6年級學生識字和理解能力之指標與發展曲線 2011/01/01 2011/12/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100-2420-H-003-003-MY2 總主持人
台灣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 2011(3/4) 2010/08/01 2011/07/31 國科會 99-2511-S-008 -001 - 協同/共同主持人
數學學障學童的數學能力發展研究 2010/08/01 2011/11/30 國科會 NSC 98-2511-S-003 -010 -M 總主持人
閱讀研究議題六:介入反應的評估之建立與運用:4-6年級學生識字和理解能力之指標與發展曲線(I) 2010/01/01 2011/02/28 國科會 NSC 99-2420-H-003 -003 主持人
數學學障學童的數學能力發展研究 2009/08/01 2010/07/31 國科會 NSC 98-2511-S-003 -010 -M 總主持人
家庭全方位之多樣性群組型娛樂/休閒機器人--子計畫三:家中機器寵物狗之伴讀功能設計與提昇孩童閱讀能力之成效評估(3/3) 2009/08/01 2010/07/31 國科會 98-2218-E-002 -007 協同/共同主持人
教師虛擬研究室--中文讀寫教材調整之專家系統的建立 2008/11/01 2009/10/31 國科會 NSC 95-2516-S-003 -014 -MY3 總主持人
台灣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 2011(1/4) 2008/08/01 2009/07/31 國科會 97-2511-S-008 -007 協同/共同主持人
家庭全方位之多樣性群組型娛樂/休閒機器人--子計畫三:家中機器寵物狗之伴讀功能設計與提昇孩童閱讀能力之成效評估(2/3) 2008/08/01 2009/07/31 國科會 97-2218-E-002 -018 - 協同/共同主持人
台灣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 2011(3/4) 2008/08/01 2011/12/31 國科會 98-2511-S-008 -001 - 協同/共同主持人
發展性計算障礙診斷與亞型研究—教育和腦科學的整合研究:總計畫 2008/08/01 2009/07/31 國科會 NSC 96-2511-S-003 -010 -MY2 總主持人
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的亞型和追蹤研究 2008/08/01 2009/07/31 國科會 NSC 96-2511-S-003 -007 -MY2 總主持人
教師虛擬研究室--中文讀寫教材調整之專家系統的建立 2007/11/01 2008/10/31 國科會 NSC 95-2516-S-003 -014 -MY3 總主持人
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的亞型和追蹤研究-子計劃一 2007/08/01 2008/07/31 國科會 NSC 96-2511-S-003 -007 -MY2 總主持人
發展性計算障礙診斷與亞型研究—教育和腦科學的整合研究:總計畫 2007/08/01 2008/07/31 國科會 NSC 96-2511-S-003 -010 -MY2 總主持人
家庭全方位之多樣性群組型娛樂/休閒機器人--子計畫三:家中機器寵物狗之伴讀功能設計與提昇孩童閱讀能力之成效評估 2007/08/01 2008/07/31 國科會 96-2218-E-002 -036 協同/共同主持人
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在醫學教育之應用研究--PBL在國內醫學教育實施之現況與相關因素探討(2/2) 2006/08/01 2007/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95-2516-S-003-002 主持人
教師虛擬研究室--中文讀寫教材調整之專家系統的建立 2006/08/01 2007/10/31 國科會 NSC 95-2516-S-003 -014 -MY3 總主持人
身心障礙學習者的中文閱讀讀技能教學輔助系統之建構與運用—SCORM的學習管理平台(2/2) 2005/08/01 2006/09/30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94-2614-S-003-001 主持人
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在醫學教育之應用研究--PBL在國內醫學教育實施之現況與相關因素探討(2/2) 2005/08/01 2006/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94-2516-S-003-011 主持人
身心障礙學習者的中文閱讀讀技能教學輔助系統之建構與運用—SCORM的學習管理平台(2/2) 2004/08/01 2005/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93-2614-S-003-001 主持人
中文讀寫困難學生適性化補救教學之研究:由常用字發展的基本讀寫技能(II) 2003/08/01 2004/11/30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92-2413-H-003 -016 主持人
中文讀寫困難學生適性化補救教學之研究:由常用字發展的基本讀寫技能(I) 2002/08/01 2003/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91 -2413-H-003 -020 主持人
教師和家長對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信念之研究(I) 2001/08/01 2002/10/30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90 -2413-H-003 -010 主持人
國小學童中文寫字困難分析與介入(I) 2000/08/01 2001/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9 -2413-H-003 -068 主持人
「把每一個學生帶起來」- 義務教育階段補救教學系統之研究--義務教育階段補救教學之規劃研究(Ⅰ) 1998/10/01 1999/10/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8 -2418-H-003 -002 -F19 主持人
中文閱讀成分與歷程模式之建立及其在實務上的應用--評量與診斷、課程與教材、學習與教學--識字困難的類型與因應之教學策略之研究(1/2) 1998/08/01 1999/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8 -2614-H-003 -007 -F18 主持人
多元「社會行為評量表」在情緒障礙教育適用性之研究(II) 1997/08/01 1998/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7 -2413-H-003 -003 主持人
閱讀障礙兒童的閱讀歷程類型與追蹤研究--國語文低成就學生在閱讀歷程的視知覺和聽覺理解能力之研究(III) 1997/08/01 1998/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7 -2413-H-003 -018 -F5 主持人
多元社會行為評量表在情緒障礙教育適用性之研究(I) 1996/08/01 1997/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6 -2413-H-003 -003 主持人
閱讀障礙兒童的閱讀歷程類型與追蹤研究--國語文低成就學生在閱讀歷程的視知覺和聽覺理解能力之研究(II) 1996/08/01 1997/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6 -2413-H-003 -013 -F5 主持人
社會能力多元評量工具的編製─普通國中生和行為異常國中的社會能力之研究(II) 1995/08/01 1996/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5-2413-H-003-001 主持人
閱讀障礙兒童的閱讀歷程類型與追蹤研究--國語文低成就學生在閱讀歷程的視知覺和聽覺理解能力之研究(I) 1995/06/01 1996/07/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4 -2421-H-003 -013 -F5 主持人
社會能力多元評量工具的編製-普通國中生和行為異常國中生的社會能力之研究(I) 1994/08/01 1995/10/31 科技部(原國科會) NSC 84-2413-H-003-007 主持人

  1. 洪儷瑜、陳聖謨(2019):跨年級教學的實踐與眺望—小校教學創新。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2. 洪儷瑜、鳳華、何美慧、張蓓莉、翁素珍編(2018):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台北:心理出版社。
  3. 洪儷瑜、劉淑貞、李珮瑜(2015):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戰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ISBN978-986-191-492-3)

  1. 王曾敬梅、洪儷瑜(2024)。以執行科學為基準的課程領導。。載於洪儷瑜、王曾敬梅編,課程小校的課程領導,22-47頁。台中市:國民教育與學前教育署。
  2. 洪儷瑜、林雍智(2024)。優質小校的課程領導。載於洪儷瑜、王曾敬梅編,課程小校的課程領導,2-20頁。台中市:國民教育與學前教育署。
  3. Hung, L. (202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Taiwan. Fuk-chuen Ho, Cici Sze-ching Lam, Michael Arthur- Kelly (EDs.) Promot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ulture to help teachers support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33-41. Springer,
  4. 洪儷瑜(2022)。融合教育在臺灣的演進與發展。載於于曉平編,臺灣特殊教育發展史,73-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5. 洪儷瑜(2021) :如何在跨年教室做好分組教學。載於梁雲霞、詹寶菁編,跨年級教學:領域教學設計與案例,287-306。
  6. 洪儷瑜、陳金山(2021):第七章體育跨年級教學設計與案例,載於梁雲霞、詹寶菁編,跨年級教學:領域教學設計與案例, 195-231。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7. 詹琇晴、洪儷瑜(2021):國中語文學習扶助方案。載於陳淑麗、宣崇慧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學習扶助教學,241-259。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8. 洪儷瑜(2021):學習扶助概論。載於陳淑麗、宣崇慧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學習扶助教學,3-17。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9. 洪儷瑜(2021):特殊教育發展趨勢看特教師資培育。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和洪仁進編,師資培育2030,175-195頁。台北市:學富文化。
  10. 洪儷瑜、王曉嵐、陳心怡(2020):學習障礙。載於吳武典、林幸台、杜正治、胡心慈等,特殊教育導論,第十四章,467-506頁
  11. 洪儷瑜(2020):情緒行為障礙。載於吳武典、林幸台、杜正治、胡心慈等,特殊教育導論,第十三章,427-465頁。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12. 洪儷瑜、何佩容(2019):先行者的故事—跨年級教學在偏鄉小學的實踐歷程。載於洪儷瑜、陳聖謨編,跨年級教學的實踐與眺望—小校教學創新,167-191頁,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13. 洪儷瑜、梁雲霞、林素貞、張倫睿、李佩臻(2019):跨年級教學在臺灣推動之初期現況與問題探討。載於洪儷瑜、陳聖謨編,跨年級教學的實踐與眺望—小校教學創新,003-033頁,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14. 洪儷瑜、曾瑞蓉、謝佳真(2018):第十章 三級預防。載於洪儷瑜、鳳華、何美慧、張蓓莉、翁素珍編,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187-214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15. 洪儷瑜(2018):跨年級教學概論。梁雲霞、陳淑麗編,跨年級教學實務手冊。3-12頁。臺中: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6. 林迺超、袁銀娟、翁素珍、洪儷瑜(2018):第二章 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處理架構。載於洪儷瑜、鳳華、何美慧、張蓓莉、翁素珍編,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19-44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17. 23. 洪儷瑜(2018):第一章緒論:正向行為支持。載於洪儷瑜、鳳華、何美慧、張蓓莉、翁素珍編,特殊教育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3-18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18. 洪儷瑜、李佩臻(2018):跨年級教學班級經營。梁雲霞、陳淑麗編,跨年級教學實務手冊。81-93頁。臺中: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9. 洪儷瑜、連文宏(2017):數學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載於詹士宜、楊淑蘭編,突破數學學習困難,113-136。台北:心理出版社。
  20. 洪儷瑜、王宣惠、陳秀芬(2017)。詞彙教學。載於柯華葳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23-38頁。臺北,
  21. 20. 洪儷瑜(2014):補救教學概念。載於陳淑麗、宣崇慧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3-45。台北:心理出版社